人工魚礁完全手冊--第二章 人工魚礁的礁型與投放
    [回上一頁]     [上一章]     [下一章]     [回目錄]
  目前已投設在臺灣沿岸海域的礁體包含三角形水泥礁、半圓形組合水泥礁、1m 立方水泥礁、2m 立方水泥礁、輪胎礁、 船礁、軍艦礁、鋼鐵礁等等,其中立方體水泥礁、鋼鐵礁及廢 棄材料(如報廢的船艦、電桿)再利用,是目前國內較普遍利用的類型。
在選擇魚礁材料及設計時需考慮以下準則:
(1) 選擇較堅固耐久,能為生物所附著,且不得為環境帶來風險之材質。
(2) 考量各種材料的優缺點,並選擇適宜的結構型態及礁體堆放方式。
(3) 考慮材料取得與施工的方便性及成本。 礁體材料之構造和組成皆會影響附著生物及底棲生物的組成及豐度,例如:鋼鐵礁比輪胎礁易附生珊瑚,水泥礁和天然 礁上之附著生物群聚結構則相似。堅固的礁體可以維持較久,增加效益,因此應選擇可利用性高及堅固而持久性佳者為主。

軍艦礁。


鋼鐵礁。

電桿礁。
1. 水泥礁
優點
(1) 混凝土材料非常耐用且容易取得, 性質穩定,不易為海水環境所影 響。
(2) 形狀灌澆彈性大,礁體容易以模具 製作。
(3) 表面粗糙易提供基質給附著生物附 著和生長,間接提供餌料和避難場所給其他的無脊椎動物或魚類。
應注意事項
(1) 投放時應集中堆疊投放,方能營造 複雜多樣的棲蔽空間。

2.0M雙層式水泥礁因為側邊有4個窗孔狀似田字,
因此又俗稱田字礁,是民國80年代主要投放礁型。

石鱸俗名加志,以小魚及甲殼類為主食
,是人工魚礁中的經濟性食用魚類。

鞭珊瑚通常生長在海流或波浪較強的礁石表面,也常附生在人工魚礁上。
2. 舊電桿
優點
(1) 汰舊資源再利用,節省製作成本。
(2) 裁切後,礁桿露出圓形孔穴適合裸胸鯙或龍蝦棲息。
(3) 表面粗糙易提供基質給附著生物附著和生長,間接提供餌料和避難場所給其他的無脊椎動物或魚類。
應注意事項
(1) 選擇電桿時應篩選結構強度較佳之電桿,結構方能穩固。
(2) 投放時應集中堆疊投放,方能營造複雜多樣的棲蔽空間。

電桿礁。
   

巴拉金梭魚多以小型魚類及頭足類為食,會受餌料生物吸引而進入人工魚礁區攝食。
3. 鋼結構
優點
(1) 設計上具有基樁腳及底板可抗沉陷,能延長礁體壽命,提高效益。
(2) 礁體棲蔽空間及聚魚效果佳。
應注意事項
(1) 加掛相關配件時(如舊輪胎),應注意掛裝強度。

    

大型的鋼結構投放。
 

鋼鐵礁的礁體上有安置廢棄輪胎
,增加空間多樣性(花蓮鹽寮)

長期定居在綠島龜灣鋼鐵礁
中的金帶擬羊魚群。

   

附生於鋼鐵礁上的美麗珊瑚礁群。
4. 鋼殼船
優點
(1) 報廢船艦或漁船可再利用。
(2) 巨型結構,堅久耐用。
應注意事項
(1) 投設時需要確實拆除機件,及清除整理油垢,以避免污染海洋。
   

慶陽艦軍艦礁是民國90年投放,照片中為艦橋區,
目前艦身已經斷裂成多截。(攝影/夏國經)
    
漢陽艦爆破瞬間。
    

四帶雞魚在全省均有分布;常見於東部的花蓮、臺東人工魚礁區。
4-1. 軍艦礁大事紀
民國89年:漁業署推動「礁型多元化,資源再利用」人工魚礁設置計畫之一 項-「軍艦礁工程」。經漁業署與國防部及海軍總部之評估,認可除役軍艦製成軍艦礁具有可行性後,由海軍首度無償撥贈2艘國造人員運輸艦-萬安艦「AP-52(3)」 及凌雲艦「AP-52(2)」 。
民國89年7月:漁業署派專人前往美國聖地牙哥參與研討會,學習國外成功施放軍艦礁的技術與經驗,回國後,再依據我國沿岸海域之漁業環境條件、魚礁設計原則、環保法規及船舶航行規章後,進行軍艦礁的規劃與設計。
民國89年11月19日:我國首座由除役軍艦改製之軍艦礁為「萬安艦(AP-52(3)」,在當時的漁業署胡興華署長、海軍總司令部李明範少將及宜蘭縣劉守成縣長共同主持下,投放於宜蘭縣石城人工魚礁區,創下我國以除役軍艦製成大型人工魚礁之成功首例。
民國89年12月16日:第2艘除役軍艦「凌雲艦(AP-52(2)」沉放在澎湖縣七美東南人工魚礁區。
民國90年:繼89年度之「萬安艦」與「凌雲艦」後,海軍再度撥贈3艘除役軍艦-2艘陽字號驅逐艦與1艘小艇母艦。
民國90年10月13日:第3艘除役軍艦「岳陽艦(DDG-905)」沉放於花蓮縣奇萊鼻人工魚礁區。
民國90年11月2日:第4艘除役軍艦「慶陽艦(DDG-909)」沉放於新北市澳底人工魚礁區。
民國90年12月9日:第5艘除役軍艦「鎮海艦(LSD-19(2)」沉放於屏東縣小琉球外海人工魚礁禁漁區,為國內目前最大型之軍艦礁。
民國91年:環島各海域投放5座軍艦礁,成效卓著後,91及92年海軍總部再撥贈漁業署8艘除役軍艦,分別為4艘陽字號驅逐艦、2艘近岸巡防艦、遠洋救難艦及戰車登陸艦。
民國92年1月9日:第10艘除役軍艦「武勝艦(PCE-866)」沉放於澎湖縣錠鉤嶼人工魚礁區。
民國92年3月29日:第11艘除役軍艦「萊陽艦(DDG-920)」沉放於澎湖縣內垵北人工魚礁區。
民國92年4月11日:第12艘除役軍艦「綏陽艦(DDG-926)」沉放於臺東縣綠島柴口人工魚礁區。
民國92年4月19日:第13艘除役軍艦「漢陽艦(DDG-915)」沉放於苗栗縣外埔人工魚礁區,是目前為止西海岸唯一一座軍艦礁。

七美「凌雲艦」為國內投放的第2座軍艦礁。

小琉球「鎮海艦」為國內噸位最高,也是最大型的軍艦礁。

宜蘭東澳「居庸艦」聚魚成效良好
   

三線雞魚的幼魚。

悠游於礁體旁的牛港鰺。

綠島中寮外岸的「綏陽艦」為綠島首座軍艦礁。
4-2. 臺灣軍艦礁位置圖
  自民國89年迄今,共計有13艘退役的軍艦 投置於沿岸海域當做礁體,此舉除了有傳統人工魚礁生態再造及培育資源的效益外,軍艦礁區另具有發展海洋觀光遊憩的潛力。
     
  投放作業必須先予以規劃,以確保人工魚礁能順利投放到定點。若誤投到天然礁或珊瑚礁上,不但會成效不彰,也可能傷害原有的棲地!
1. 海上作業流程圖
















2. 正確的堆放方式
  礁體堆放方式對人工魚礁的效果 有極大的影響,主要乃因礁體之面積多少能決定附著生物數量之多寡。礁體結構之複雜性與尺寸大小則是決定吸引何種魚類前來棲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基本上,礁體越複雜其效果越好,但其構築不易成本亦較高,因此需折衷取捨。
  礁體堆放方式則以覆蓋面積、垂直高度及空間排列較重要。
(1) 覆蓋面積:
  礁體在海底堆放之體積或面積影響到資源的培育。小礁堆固能提高單位面積之生產量,不過礁堆較大者可能吸引較多較大型的魚類。

(2) 垂直高度:
  礁體之垂直高度具地標效應。不過對大型礁體而言,增加水平面積亦能達到吸引魚類的效果。

早期的試驗型電桿礁有多種類型,例如照片中為三角柱

電桿礁礁體容易互相卡嵌,在海底形成各種堆疊方式。

(3) 空間排列:
  礁體之排列及方位不同,所培育的魚類也會有所不同。生態邊際種喜歡較分散堆放的礁區,而定棲者則喜好較集中成堆的礁區。魚礁若為零星排列且相隔過遠,會使魚類無法獲得隱密的庇護場所,若堆積得太密會使底部過於封閉,而減低魚礁之空間效益。一般而言,礁體之放置是以水平方向之相鄰堆放較垂直方向疊高堆放之效果為優。

礁體的堆放方式及位置,都會影響所培育的魚種。

人工魚礁在海底提供棲地,三線雞魚成群在此聚集。
  目前國內尚未有案例,但國外有案例,如菲律賓宿霧Moalboal飛機礁。 賓宿霧市的西南邊,號稱是宿霧的潛水天堂,在這裡的潛水觀光產業相當發達,也行之有年。Moalboal(莫雅礁)的沿岸沉放了一架飛機作為人工魚礁。這架飛機是由位於Mactan的美國LancAir飛機公司所製造,投放前先將機翼及機艙內引擎完全清空之後,開始在飛機中加重物以方便沉放。在機翼中灌滿水泥,並經由Savedra的潛水船拉到目的地。機艙內則裝滿舊的潛水氣瓶,提供小魚許多破洞及洞穴躲藏。當將飛機所有部分安置在沙地 上之後,潛水者開始將飛機拼湊回原來 的樣子,最後並用一個浮球標記位置,以避免遭受潛水船的船錨破壞。這架飛機人工魚礁目前已經聚集許多珊瑚及魚類。穩固的飛機結構宛若真實的珊瑚礁,而在機艙內有許多洞穴及通道構成無脊椎動物及大量海洋生物的蔽護所。潛水客可以在此欣賞美景,體驗沉飛機潛水所帶來的興奮感受,並在安全的距離中觀察一個新魚礁的形成。飛機很快就被大量的小珊瑚所覆蓋。
    [回上一頁]     [上一章]     [下一章]     [回目錄]